第四讲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准则修改背景及主要变化
(一)准则修改的背景
(二)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1.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改变;2.重新定义了预计净残值;3.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4.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5.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6.对企业的影响。
二、新准则重点难点说明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三)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初始计量原则;
2.外购固定资产;
【例2】2005年6月5日,某公司一揽子购入甲、乙两部机床,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机床价款总额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支付的运杂费为3万元,款项已经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两部机床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经评估得知,甲机床公允价值为75万元,乙机床公允价值为50万元。公司账务如何处理?
第一步,计算确定甲、乙机床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
甲机床公允价值占甲、乙机床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750000/ (750000+500000) =60%
乙机床公允价值占甲、乙机床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500000/ (750000+500000) =40%
第二步,计算确定甲、乙机床的入账价值。
3.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4.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
5.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固定资产的折旧;2.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3.计提折旧的起讫期;4.计提折旧的方法;5.按决算价调整原价无需调整已提折旧;6.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例3】2007年8月22日,甲公司对现有的一台生产用机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维护过程中领用本企业原材料一批,价值3.4万元,应支付维护人员的工资1.8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该项维护不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应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五、固定资产处置
六、固定资产减值
七、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八、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九、固定资产披露
十、新旧准则比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