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会计准则实务操作解析——第十二讲
返回

第十二讲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修订后的主要变化

(一)名称和规范内

1.原准则规范了短期股权投资;2.新准则只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及长期债权投资归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规范。

(二)基本内容框架有变化

1.原准则包括引言、定义、投资分类等十一项内容;2.新准则只包括总则、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披露四部分内容。

(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核算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1.原准则对有控制权的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2.新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发生了变化

1.原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

2.新准则对初始成本的确定分为企业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A:原准则以投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B:新准则是以取得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例9】甲公司支付现金100万元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甲和乙同受一方控制),投资时乙公司的账面价值200万元。按照原准则做法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元,按照新准则做法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20万元(200×60%),多得的2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投资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即以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例10】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取乙公司60%的股权(甲和乙非同受一方控制),换出设备的账面价值160万元,公允价值170万元。按照原准则做法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60万元,按照新准则做法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7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160万元的差额1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反映在营业外收入中。

(3)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2)基本一致。

(五)成本法核算发生了变化

1.原准则规定,初始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时的实际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新准则规定,在对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按规定确定初始成本后,投资方对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投资方对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例11】丙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取丁公司60%的股权(丙和丁为非同一控制),换出设备账面价值300万元,公允价值250万元。假设合并中取得的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万元。按照原准则做法丙公司对丁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300万元,按照新准则做法丙公司对丁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25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300万元差额5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反映在营业外支出中。同时,投资方对初始投资成本250万元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40万元(400×60%)的差额10万元,应当确认为商誉;调整后新的投资成本为240万元。

(六)权益法的核算发生了变化

1.原准则规定,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称为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时计入股权投资差额分期摊入损益,“贷差”时直接计入资本公积。

2.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可见,新准则已取消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

(七)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有变化

1.原准则规定,计提的减值可以转同。

2.新准则规定,计提的减值不可转回。

二、新准则运用举例

【例12】A公司和B公司同受C公司控制,A公司为合并方,B公司为被合并方,A公司支付100万元获得B公司80%的股权,B公司净资产为100万元。

旧准则: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

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20

贷:银行存款100

新准则: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

资本公积20

贷:银行存款100

若B公司净资产150万元,则虽然A公司仅支付100万元但其初始投资成本为120万元,新旧准则处理方法相同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20

贷:银行存款100

资本公积20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