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加工节余料“盘盈”方式入账有风险
返回

小王最近看到企业的审计报告,觉得有些表述很奇怪,于是向老师请教。

老师:怎么奇怪啊?

小王:审计报告中这样表述,公司盘盈聚丙烯1000吨,当期盘盈400吨,计入营业外收入400万,待处理600吨。

老师:聚丙烯怎么包装?

小王:25公斤一袋。

老师:这1000吨聚丙烯可是天上掉馅饼啊。25公斤一袋,可要占一大块地方。

小王:是啊。

老师:难道这个馅饼是一天掉下来的?

小王:看来可能性较小。

老师:盘盈是常态,对企业来说可是天天有馅饼吃。

小王:应该不会。盘盈一般是期末盘点时才会出现,按道理企业库房管理也不至于这样。

老师:既然这样,也就是说,这部分聚丙烯是纳入日常管理的,但不纳入财务核算,即只核算数量,不核算价格。

小王:这样一提醒,企业的主营业务就是受托加工,为提供聚丙烯的企业加工塑料袋。

老师:如果这样,这部分属于节余料,所谓的盘盈估计是聚丙烯对外销售后,无法配比成本,企业就通过盘盈的方式将这块账外的聚丙烯归入账内。

小王:这样就合理了,那剩下的600吨就是实际节余但未处置的。

老师:不过盘盈的方式核算节余料,并不是一件好事。

小王:为什么?

老师:一方面,这部分节余料的所有权已经归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应该在确定所有权的当期确认为收入,而不是处置时确认收入,如果企业未按规定申报,则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调整并处罚。另一方面,这部分节余料对于企业而言属于收入,而对拨料的企业则属于支出,这么多盘盈也就意味着拨料的定额存在问题,而这部分商业机密出现在审计报告中,无疑是将商业秘密公开化,拨料企业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小王:看来,这盘盈出来的馅饼吃着真是不舒服。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王大祥 金东】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