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请前往 个人中心 完善!

借贷记账法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

一、账户的含义及设置账户的依据。

1、账户:就是在会计内容划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以分门别类地记录和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

账户一般可分为左右两方,一方反映增加,另一方反映减少。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左方记录减少额。在具体账户的左、右两方中究竟规定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案。

除此之外,账户的格式还应包括:(1)账户名称及编号(2)经济业务发生日期和摘要(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增加减少的金额,每个账户都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其左方和右方登记的增减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到期末应结算出期末余额。本期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四个金额之间的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一定时期内该账户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而期末余额则反映其变动的结果。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的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会计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六大要素。相应地,账户也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成本费用类、利润类等六大类。利润类账户包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账户,它们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具有相同的性质,因则可以并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以在会计实践中,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及成本费用类五大类账户。

  2、设置帐户的依据:

(1)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是分类的主要依据,满足经济业务的需要是设置帐户的基本要求。

(2)管理要求也是分类和设置账户时的一个依据。

(3)为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以及金融、税务、政府机关等部门提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的需要,也是分类和设置帐户的依据。

二、会计科目的含义、内容和级次,了解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1、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是账户的名称。

2、会计科目的级次:分为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几个级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是从属的关系,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关系。

3、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关系:

(1)会计科目与帐户的联系在于: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决定了帐户的内容、分类和方法,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因此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内容相同、分类相同、方法相同。

(2)会计科目与帐户的区别在于:核算范围不完全相同;提供资料不完全相同;作用不完全相同;制定的权限不同。

三、双重性质帐户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四、各类账户的特点列示:

帐户名称

借方

贷方

余额方向

资产类

增加

减少

借方

负债类

减少

增加

贷方

所有者权益类

减少

增加

贷方

收入类

减少

增加

一般无余额

费用类

增加

减少

一般无余额

以上信息有错误 查看上一级更多内容
Copyright@2015-至今 财刀网 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09426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023号